提升“党史教室”讲好红色故事

发布日期:2021-11-15 浏览量:

“再去趟植物园的‘一二·九’运动纪念地,我这章就集齐了。”刚刚走出香山公园双清别墅的市民吴大爷难掩兴奋,迫不及待地展示起他手里的打卡册,上面已经印了高君宇烈士墓、来今雨轩、益寿堂等11个印章,全是市属公园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市属公园是市民家门口的休闲胜地,也是很多重要历史事件的发生地,拥有鲜明的红色基因。近年来,市公园管理中心在修缮革命旧址、打造红色景观的同时,深挖红色历史,弘扬光荣传统,赓续红色血脉,创新展示形式,多维度打造红色文化品牌,让市属公园成为市民游客和公园职工党史学习教育的生动课堂。

原汁原味还原历史场景

天气转凉,中山公园来今雨轩茶社却越来越热闹,很多游客专程前来打卡。

推开有些厚重的木门,茶社里略带昏暗的棕灰色调一下子把人拽进了民国时代。屋顶的梁架是典型的中式风格,地上的老式花砖是西洋风格。中西合璧,这是清末民初典型的装饰风格。

坐在仿古木椅上,点一盘鲁迅先生最爱的冬菜包子和一壶茉莉花茶,看着店里屏幕上循环播放的《觉醒年代》,时光一下子穿越回了1919年少年中国学会的会议现场,李大钊、邓中夏、高君宇等先进知识分子仿佛就坐在隔壁,热烈探讨着马克思主义……

原汁原味,这是很多游客来到来今雨轩茶社的第一感受。

近年来,市公园管理中心全面推进革命文物保护传承利用工作,高质量完成了一批中央级、市级重点红色工程项目,包括古建修缮保护、周边环境改善提升、专题展览策划、开放运营和宣教服务等工作,让这些红色印迹原汁原味地呈现在了市民游客的眼前,成为市民喜闻乐见的“党史教室”。

为了让游客能真切感受100多年前慈悲庵发生的红色故事,陶然亭公园反复征求专家意见,根据历史资料,尽最大可能复原了1920年8月16日李大钊、周恩来、邓颖超、邓中夏等人在北配殿内召开“五团体会议”时的场景;修缮来今雨轩屋顶的时候,专家们发现茶社吊顶上的敦煌飞天舞图案不像清末民初的风格,反复考证后发现真正的屋顶被藏了起来,小心翼翼地将贴纸揭下才露出屋顶真容——中式梁架结构。

走进群众中讲好红色故事

9月27日晚18时30分,香山公园双清别墅内六角亭的灯光忽然亮起,“毛主席”从双清别墅房间里走出,来到池边……这是北京人艺重大革命历史题材话剧《香山之夜》的开场,而话剧剧情的发生地就在双清别墅。苍松翠柏成了天然的布景,蛐蛐儿的鸣叫是自然的声效,这场沉浸式演出让观众耳目一新。

除了沉浸式演出,这里还有5G+AR游览体验。站在双清别墅的院子里,下载好应用程序之后,手机只要对准一个区域,就能弹送出相关的红色故事和视频,游客甚至还能与虚拟景观拍照合影。

如何讲好红色故事一直是市属公园深度挖掘和探索的领域,除了沉浸式话剧、5G+AR游览体验,市公园管理中心还通过实物展览、红色专题片、新媒体产品、直播等多种形式,立体呈现市属公园中的红色基因、历史脉络、红色故事。今年“七一”,中国园林博物馆首次举办《走向光明——北京公园中的红色印迹》展览,运用134件(套)历史图片和实物展品,辅以影视纪录片、活动场景复原等,展现中国共产党百年征程中在北京历史名园留下的丰富红色印迹。自6月25日开展至今,参观学习人数已超过7万人次。

此外,市属公园还使用VR技术推出了一批线上红色全景游和红色观展。目前香山公园8处革命旧址、陶然亭慈悲庵、颐和园益寿堂均开设了线上全景游览,在中国园林博物馆正在展出的《走向光明——北京公园中的红色印迹》也设有线上虚拟展览,方便观众网上观展、线上学习。

让更多人感受到奋进动力

“这张老照片就是中山公园内的来今雨轩,是中国共产党早期在北京进行革命活动的重要场所之一,我们刚提到李大钊先生《庶民的胜利》的演讲就是在这里发表的……”中国园林博物馆一号临展厅里,小志愿者赵邵帅带着游客们边走边看,讲述百年来发生在北京历史名园中的红色故事。

在市属公园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有很多中小学生跟赵邵帅一样,成为了公园的红色文化小宣讲员,学习着红色精神,锻炼着自己的胆识,传播着红色文化。如今,市属公园已经成为了他们的校外红色课堂,是接受红色教育和传承革命精神的主要阵地之一。

2021年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市属公园中的9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已累计接待近200万市民游客学习参观。

“我们不仅仅是公园红色基因的挖掘者、红色资源的守护者、红色精神的传播者,更是红色文化的传承者。我们守护的红色阵地不仅向市民游客传递革命精神,同时也提升着我们干部职工自身的红色素养,促使我们更好地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实践、做好为民办实事工作,从而让更多的人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受益,在红色游中增进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情怀,激发前进动力。”市公园管理中心党委书记张勇说。

(本报记者 叶晓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