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巷镇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积极践行初心、担当使命,把党史学习教育的成效转化为增进民生福祉、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的生动实践,以优异的学习成绩赢得群众的认可。
重温革命历史学习有方法
张巷镇全体镇、村党员每月都开展了一期党史专题学习。各支部在开展党史专题学习时,由本村挂点领导讲党课,强化对党员的教育。组织了党史宣讲小分队分赴各村、中小学校和卫生院开展“讲党史·话变迁·跟党走”活动宣讲,通过讲红色故事、现场问答、唱红歌等形式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做好新时代的接班人,推动了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
组织党员干部群众走进该镇瓘山村熊佛西故居,开展“红色走读”教育实践活动。参观中,大家认真聆听了红色讲解员的解说,了解了关于戏剧家熊佛西如何在战争年代写剧本、开办戏剧展览会,以及办学爱才的理念。熊佛西,丰城张巷人,我国近代著名戏剧教育家、剧作家,中国话剧艺术的奠基人之一。
各村支部结合主题党日开展了“实践站里学党史”活动,邀请老兵分享其在战场上的亲身经历,现场播放《董存瑞》《黄继光》等红色影片,把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打造成学习党史的重要阵地,实现新时代文明实践与乡村振兴、社会治理融合发展。
解决群众急难愁盼有力度
张巷镇部分群众反映集镇老街公路破旧,影响居民出行。针对收集到的这个问题,张巷镇及时组织相关人员对现场进行了实地调研,开展项目建设规划,对集镇老街公路进行改造。投资120万元,硬化了300米集镇公路,改造下水道100米,极大方便了群众出行。
此外,针对群众反映集镇污水随意排放、环境较差的问题,该镇组织相关人员实地调研,对集镇污水处理及管网延伸进行改造。同时,投资2300万元,新建了一座污水处理厂,日处理污水400吨,并延伸了污水管网。
化解农业集体纠纷有妙招
今年上半年,江家村种植大户罗福珍在承包田里打除草剂,并利用无人机喷洒,可没想到自己“闯祸”了。由于当天风力大,农药从无人机内喷出后,在风力的作用下,吹向了旁边的桃树,70亩桃树受了药害,幼果掉落,影响了收成。果园老板向罗福珍提出了20万元的损失费。罗福珍连忙找到镇政府农业综合服务站邹站长,希望帮忙解决。随后,邹站长找到果园老板,询问上年收入、成本及今年成本,加上送受害样品至上海鉴定等费用。经双方核算,罗福需珍赔偿38000元。面对邹站长核算的从成本投入到收成的每一笔费用,果园老板心服口服。最终两人达成约定,罗福珍也在约定期限内将38000元赔付给了果园老板。
不久前,白马村与金山村理事会成员就山林确权归属分歧较大,镇分管领导了解情况后,及时组成了山林地纠纷调解工作小组。工作小组进村入户调查走访,深入白马村和金山村车上组两个纠纷主体,尤其是在一些年龄大的群众中调查山林地纠纷具体原因和各自权属证据;工作小组多次实地调查山林地地形,根据前期走访了解到的证据实地查勘,调研证据的真实性,同时邀请两村村民代表一起共同论证,确保疑问在现场解决。在镇村干部的共同努力下,两村代表终于在镇司法所人民调解中心坐下来详细商讨山林地权属划定原则,最终达成一致意见,摆在白马、金山两村30余年的山林地纠纷终于画上句号。(鄢艳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