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北大红楼 讲好大思政课

发布日期:2021-07-09 浏览量:

“同学们,我们今天来到北大红楼,开展北京红色教育资源融入思政课实践教学的第三场示范教学。”7月7日下午,北京联合大学党委书记楚国清用简短的开场白拉开了一堂独特思政课的序幕。

在此之前,这批学生已经分别在香山革命纪念馆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参加了两场思政课实践教学。今天到北大红楼,同学们早就期盼多时。

思政课采取双导师的模式,由楚国清和北大红楼中国共产党早期北京革命活动纪念馆副馆长黄春锋共同讲授,聚焦的主题只有一个——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7月以来,北大红楼无疑是北京最热门的红色文化地标之一,从早到晚门口都排着长长的队伍。

“最近想来参观的各界人士实在是太多了,但我们还是下决心腾出专门的时间和场域,留给大学生来上思政课。”在黄春锋看来,北大红楼是讲述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的最合适课堂。

“中国的先进分子选择了马克思主义,这是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事件。他们为什么选择马克思主义?他们的革命活动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作了什么样的准备?”参观学习前,双导师以提问的方式为同学们做导览。

一个展厅一个展厅仔仔细细看、认认真真记。北大红楼内珍贵的展陈、史料成为这堂思政课最生动的教具。

北京联合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20级研究生张博宇说,自己在这里找到了很多见证“第一”的珍贵展陈、史料——中国第一次对马克思主义作比较系统、完整的介绍,中国第一次把马克思主义学说正式列入大学课程,李大钊成为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和共产主义者;新文化运动在此掀起高潮,五四运动就此出发;马克思主义最早传播,中国共产党在此孕育,北京历史上第一个中国共产党的党组织共产党北京支部,在此诞生。

一路参观、学习,北京联合大学的同学们不时轻声交流:“原来这里就是他们酝酿五四运动的地方!”“那时候的他们很年轻,看上去和咱们一样大呀!”……

“听到先辈们面对那么艰难的时局环境,面对各种各样的人生波折时,我们的心也感觉被紧紧揪在了一块儿。”学生赵力科坦言,“我肯定会想啊,要是我们处在那样的环境下,该怎么办?”

“天边不如身边,道理不如故事。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需要用好深入浅出的方式。”楚国清认为,用好“故事思维”,能让思政课更有“滋味儿”。

记者发现,贯穿这堂思政课,始终听不见书记、馆长等领导职务上的称呼。孩子们对导师,一律叫老师。参观之后,进入的是学生向导师随意提问的环节。

在楚国清、黄春锋两位思政课导师看来,师生间的互相发问,意味着学生正通过循序渐进的方式学习理论并积极思考,这让思政课在“螺旋式”上升中实现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的统一成为可能。

“解渴”过后,同学们站起来齐声朗诵李大钊的《青春》、陈独秀的《敬告青年》,在场之人无不心潮澎湃。

“这些诗歌曾经鼓舞、激励了一代代青年人投身到民族解放和复兴的伟大事业中。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学生们今天再读这些话,一定有不一样的感受。”导师不忘导读。

“我们平时总是强调,青年学子要牢记总书记嘱托,肩负起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大任。怎么理解?怎样践行?今天大家一定有了特别直观的感受。”楚国清在结课时说,希望大家学习红楼革命先辈,做到理论上清醒,只有理论上清醒,政治上才能坚定。坚定的理想信念、对党的赤诚忠心,都建立在对马克思主义的深刻理解基础上。

(本报记者 董 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