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牢信仰根基 践行初心使命

发布日期:2021-06-21 浏览量:

一次次涤荡心灵的深入学习和研讨,一场场人气满满、热气腾腾的党史宣讲,一个个以革命先烈、时代英雄为榜样的红色资源现场教学活动,一桩桩筑初心、解民忧、聚民心的民生实事……在四平,无论机关、企业、社区、学校、医院、军营,还是农家炕头、村户院落,处处激荡着党史学习教育的红色热潮。

重温党的光辉历程,是为了不忘来时路,走好未来道。四平市把党史学习教育与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吉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紧密结合起来,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主动作为,周密安排,以学习培训为立足点,以载体活动为支撑点,以办好实事为着力点,真正使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的具体要求,不断转变为知行合一的生动实践。

坚持精益求精

统筹高位推进

加强组织领导,在精心、精细、精准上下功夫,确保高标准高质量开展党史学习教育。

精心设计抓部署。认真贯彻党中央和省委部署安排,迅速成立四平市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召开动员会议,制定实施方案。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和11个巡回指导组,负责指导全市82个单位,形成层层负责、合力推进的组织体系和工作格局。

精细措施抓推进。结合四平实际,制定17项工作任务,坚持“五化”工作方法,明确责任单位、完成时限,制定46项具体措施、103项推进步骤。建立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项目清单》月调度机制,对进展缓慢、成效不明显的,及时提示提醒、跟踪督促,确保项目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精确标准抓指导。召开领导小组工作会议;对抽调的84名干部进行业务培训;紧扣重点,编印巡回指导工作手册,确定三轮巡回指导清单,精准化开展指导。5月上旬开展了第一轮巡回指导,采取随机抽查、听取汇报、调研访谈、巡听旁听等方式,对各地各部门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情况进行了督查检查,推动党史学习教育高标准高质量开展。

聚焦思想引领

抓好“三式联学”

坚持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穿党史学习教育全过程,“三式联学”确保学到底、悟到心、做到位。

集中系统学。以市委读书班为龙头,带动各地各部门以理论中心组、“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方式,开展集中学习和研讨交流。

线上自主学。依托“学习强国”、四平干部教育网络学苑等网上平台,引导党员开展自主学习。在抖音平台推出“百年党史100题”系列短视频,点击量达48万次。推出16集“四战四平云讲解”系列短视频,点击量达195.8万次。

现场体验学。成立四平干部学院,开展“六位一体”(专题教学、现场教学、访谈教学、情景教学、体验教学、影像教学)红色教育培训,打造17处红色教育培训点位;开发“英雄师长马仁兴”红色情景剧、“血染塔子山”红色实景演出等35个专题课程,将四战四平红色资源转化成生动的党性教育教材;开展“长平一体化红色文化交流互鉴活动”,与长春市互派干部开展红色教育培训。截至目前,四平干部学院已举办各类班次44期,培训4500余人,使党史学习教育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讲好党的故事

传承红色基因

紧紧围绕庆祝建党100周年,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充分发挥红色资源优势,将“四战四平史”融入党史学习教育全过程。

深化理论研究阐释。组建“四战四平史”研究课题组,深入挖掘“四战四平”历史地位和现实指导意义。经过理论研讨、专家论证、向社会广泛征求意见等方式,总结提炼了“听党指挥、敢于胜利、植根人民、一往无前”的四战四平精神,为“英雄城”人民传承红色基因凝聚“英雄魂”,教育引领全市广大党员干部从“四战四平”精神中汲取奋进力量。

大力创作文艺作品。电视剧《父亲的战争》拍摄工作正在有序推进;编写的《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四平纪实》《红色故事汇》《四战四平史简明读本》《四平文艺100年》《四战四平连环画》《四战四平红色歌谣精选100首》等著作,已经进入审校环节。

载体活动异彩纷呈。组织开展“永远跟党走”群众性主题宣传教育活动,全市3000多名新党员进行入党宣誓,4451名村“两委”成员深入农户家中开展大走访,解决5200余个民生难题。举办“百人同书,百年辉煌”户外书画活动、庆祝建党百年大型快闪活动;“梨花飘香黑土情”吉林梨树二人转专场演出成功在京举行;开展系列巡演7场,走进广场、企业、校园,网络直播在线人数超过150万;“回顾与展望”书画展、“魅力四平”全国摄影展、“永远跟党走”文艺晚会正在精心筹备。

广泛开展基层宣讲。举办“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五走进”红色教育、“红色传人讲红色故事”“模范人物讲奋斗故事”“中国梦·劳动美——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等特色宣讲活动,通过统一培训、编写宣讲提纲、建立点对点对接清单、收集活动报告单、年末总结表彰等方式,做细做实基层宣讲。已开展各类基层宣讲680余场,推动党史、四战四平史和各行业模范人物先进事迹深入人心。

积极组织宣传报道。整合内宣外宣、统筹网上网下,对党史学习教育进行全方位的宣传,迅速形成规模声势。开设“四平百年百人·百事·百地”“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解难题”等专题专栏17个,共刊发相关稿件1300余篇(条)。其中,有55条新闻被新华社、中国吉林网、人民网等媒体转载刊发。四平日报新媒体制作的“党史故事100讲”“忆战史、明初心、燃斗志”已推出40余期;四平广播电视台在广播频道开设《党史回眸》专栏,已推出351期;各县级融媒体中心通过抖音、快手等推出短视频近90条。

大力营造浓厚氛围。结合建党100周年庆祝活动,在主要街路、大型商超、医院等公共场所,利用大型显示屏、电子条屏、公交站电子显示屏、出租车车载条屏等载体营造氛围,制作大型公益宣传广告24个、电子显示屏1000块、公交显示屏40个、出租车顶灯4000个,共制作灯杆刀旗85个、小方块宣传展板114个,悬挂交通公益广告牌112个。

紧扣实践导向

办好群众实事

把察民情、访民意作为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的第一步,聚焦“六个围绕”,在深入调查梳理基层和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的基础上,形成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办实事清单715项。

贯彻落实“四个一定要”。创建黑土地保护示范区,集成组装“三大板块、十大项目”,落实保护性耕作面积516万亩(较去年增加150万亩),已全部分解到县、乡、村和农户、地块。启动实施黑土地保护“111”工程,在梨树县建设县乡村三级技术示范基地,其中现代农业生产单元10个、乡级示范基地100个、村级示范基地1000个,全力打造“梨树模式”升级版。成立吉林梨树黑土地干部学院、梨树农业科学院,将黑土地保护利用和现代农业发展中的经验做法转化为教学资源。探索“粮食银行”全产业链模式,全市已有15家粮食加工收储企业作为“粮食银行”,与35家合作社、13个家庭农场、246个种粮大户签约合作,规模达15万亩。国家粮食局对四平市做法给予充分肯定。建立革命历史类纪念设施、遗址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形成各部门齐抓共管、共同推进的工作格局。推进四平战役纪念馆等10处红色点位升级改造工作,对26名红色党性教育现场教学点讲解员进行专题培训。四平战役纪念馆日均参观量突破1000人次,去年8月以来,总接待量超过28万人次。

化解信访积案。开展“聚力一百天、化解信访积案”行动,推动一批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骨头案”“钉子案”实质性化解。截至目前,全市化解中央第八巡视组移交信访事项643件,化解率81.1%;化解中联办交办信访事项568件,化解率81.7%;化解省联办交办信访事项81件,化解率83.51%;化解“五个重点领域”信访突出问题169件,化解率62.13%。全市信访部门和责任单位及时受理率、按期答复率达到99%以上;群众对信访部门、责任单位满意率分别为96.97%和93.88%。全市1241万平方米“无籍房”问题全部解决,惠及群众14.94万户。国务院对四平市破解“无籍房”典型经验做法予以全国通报表扬。

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有序推动市委、市政府确定的54项民生实事重点任务。截至5月末,全市城镇新增就业5531人,较去年同期增加14.8%;农村劳动力转移完成12.82万人,较去年同期增加99%。以“万名大学生留平计划”统领人才振兴,计划用3年时间,引留1万名左右大学生。克服疫情影响,在全省率先开展“云笔试”“云面试”,全市已留引大学生3842人;持续提升县级医院服务能力,县域内就诊率达到90%以上。大力提升新冠疫苗接种和保障能力,全市设立接种点99个、接种车241台;优化市区中考志愿设置,报考志愿由原来的2个批次调整为3个批次,解决考生报考选择空间小的问题。落实学生资助政策,预计年底发放低收入家庭学生生活补助约1.1万人次;推进老旧小区改造项目,上一年度改造的35个小区已全部复工,2021年计划改造的43个小区全部开工。推进棚户区改造和东南新城公租房项目,预计到年底解决3200户群众回迁、住房问题;将海绵城市理念融入黑臭水体整治、城市防洪排涝、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及老旧小区改造,用系统化思维解决城市问题,以全国第四名的优异成绩,被评为国家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示范城市。攻坚南北河综合治理,年内完成林廊30公里、堤防7.1公里、铺路13.3公里等任务,建成71个沿岸口袋公园,目前已完成77%的年度工程量。全力打造十大绿地空间、百里生态林廊、千亩果林花海、万顷碧水清河,努力形成宜居宜业的“生态空间、绿地空间、慢行空间、文化空间”。

深化政务服务改革。推进“无证明城市”改革,实现“减证便民”向“无证利民”升级,全市只保留有法律法规规定的证明事项1368项。推出“零见面、零证明、零成本、零等待、零跑动”,办事时限由原来3个工作日压缩至6小时以内,经验做法在全省推广。开展全省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试点,审批材料缩减60%,审批效率提高50%以上,受到办事群众欢迎。走好网上群众路线,在人民网385个城市领导留言板回复率排名中,市委书记、市长留言板回复率100%,排名全国第一,连续两年被评为年度人民网网民留言办理工作先进单位。推进“信易贷”线上融资,平台入驻市场主体7.6万户,授信总额达92.8亿元,有效缓解企业融资难融资贵,各项指标位居全国前列。今年一季度,四平市全国城市信用监测排名继续位列第18名,晋升为东北第一,正在全力争创全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城市。

推动脱贫攻坚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制定《四平市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实施方案》,修订完善《四平市防返贫防致贫监测和帮扶工作指导意见》《四平市防贫保障救助基金操作规范(试行)》,向重点乡村持续选派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全力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创新打造乡村建设集团。探索可复制、可推广乡村建设新模式,集成农村安全饮水工程、扶贫产业资金投入,以及755个村部分集体资产,组建了注册资本20亿元的四平市乡村建设集团,加快培育建设一个百亿级三产融合发展农业龙头企业,力争走出一条在全国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乡村振兴道路。目前,乡村建设集团运营模式、资本结构、基本框架的工作已经完成。

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深化党建引领城乡基层治理,推行社区“党建+网格”治理模式,全市城市社区共建立基础网格党组织1101个,农村共建立网格党组织4676个,覆盖率达100%。积极推行社区网格“一格三长”制度,全市共配备网格长937人、楼长5063人、单元长19476人,实现网格“三长”全覆盖。市级“雪亮工程”项目已基本完成建设部署,市、县两级综治中心已全部建成,社区综合治理信息化平台已投入使用,四平市在全省市(州)中率先完成市县乡村四级电子政务外网接入工作,在全省率先实现信息高速公路四级全贯通,实现城市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全覆盖。(万东丰 许明慧 本报记者 崔维利 袁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