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仆情怀:坚守为民初心

发布日期:2021-05-27 浏览量:

夏日兰考,泡桐遍植,高楼林立。往日无际的大沙丘、荒芜的盐碱地,早已不见踪影。

株株泡桐映初心。当年,焦裕禄在河南省兰考县抗风沙、治盐碱,广植泡桐树,播撒下“千顷澄碧”的希望。直至生命最后时刻,他仍念念不忘,“把我运回兰考,埋在沙堆上,活着我没有治好沙丘,死了也要看着你们把沙丘治好!”

2014年3月17日,习主席在兰考县调研指导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他同焦裕禄亲属和基层模范干部代表亲切交流时,动情地说,“我们这一代人是深受焦裕禄同志事迹教育成长起来的,焦裕禄同志的形象一直在我心中”“他的精神同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雷锋精神等革命传统和伟大精神一样,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仍然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我们要永远向他学习”。

初夏时节,记者踏上这片热土,从一代代共产党人学习传承焦裕禄精神、为人民谋幸福的故事中,感悟百年大党的如磐初心。

共产党心中装着人民,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

走进按一比一比例复原的焦裕禄办公室,记者被一把藤椅深深震撼:泛黄的老式藤椅上,一个大窟窿特别显眼。这是患肝病的焦裕禄,疼痛时用钢笔、茶缸盖、鸡毛掸子硬顶出来的。整天想着兰考人民,他连自己的病都顾不上治疗。

“焦裕禄同志是县委书记的榜样,也是全党的榜样。”对焦裕禄,习主席一直十分崇敬,视为人生榜样。2014年3月18日,习主席听取兰考县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情况汇报,号召全党要特别学习弘扬焦裕禄同志“心中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的公仆情怀。

“党除了国家、民族、人民的利益,没有任何自己的特殊利益。”宣讲焦裕禄精神10余年,焦裕禄同志纪念馆副馆长董亚娜对此理解很深:百年风霜雨雪、百年大浪淘沙,我们党能从最初50多名党员发展到今天的9100多万名党员,带领全国人民走上民族复兴之路,正是因为党始终把为人民谋幸福作为根本职责。

记者采访期间,恰逢驻豫某部组织一场特殊的网上事迹报告会——他们整理优秀共产党员事迹,放到网上供官兵学习。大家发现,这些党员有一个共同点:跟焦裕禄一样,心里装着人民,唯独没有自己。

从谷文昌“不带私心搞革命,一心一意为人民”,到孔繁森“远征西涯整十年,只为万家能团圆”,再到王继才“家就是岛,岛就是国,我会一直守到守不动为止”……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传承公仆情怀,为了人民,忘了自己。

一个政党、一个国家,其前途和命运最终取决于人心向背。“百姓谁不爱好官?把泪焦桐成雨。生也沙丘,死也沙丘,父老生死系……”习主席曾言:“我将无我,不负人民。我愿意做到一个‘无我’的状态,为中国的发展奉献自己。”

统帅率先垂范、谆谆叮嘱,党员干部备受激励,子弟兵铭记在心。去年9月,空军航空兵某旅飞行员王建东驾机训练突遭鸟击,引发发动机空中停车。生死关头,王建东不顾自身安危,在飞行高度低、处置时间短、战机状态急剧变化的情况下,37秒内3次转变航向避开下方居民区,最后在距地面仅75.9米的极限高度成功跳伞,最大限度保护了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

在焦裕禄同志纪念馆开展现地教学时,武警兰考中队官兵谈起王建东的壮举,纷纷表示,作为一名军人,要时刻准备为祖国和人民牺牲一切。

吃别人嚼过的馍没味道,作风必须求真务实

在焦裕禄同志纪念馆,一位老人走到焦裕禄治沙的照片前,凝视良久。

上世纪60年代,兰考风沙成患。一刮风,沙丘就随风滚动。“必须查清风从哪来、到哪去,哪儿是风口。”到了大风天,焦裕禄就去查风口。风刮得他睁不开眼,一张口就是满嘴的沙土。在这样的恶劣条件下,焦裕禄带领党员干部硬是查清了风口和风沙走向。

“人民越来越幸福的背后,是我们党始终不变的求实底色。”这位老人是革命后代,历经风雨。他印象最深的是,在各个历史时期,我们党的重大决策无不是在深入群众、广泛调研、深入思考中逐渐形成的。

当年,兰考县治理风沙、内涝、盐碱“三害”,焦裕禄抽调120名干部群众和技术员组成调查队,几个月实地走访120多个大队,行程2500余公里,终于掌握了第一手资料。习主席在兰考调研时强调,要特别学习弘扬焦裕禄同志“凡事探求就里、‘吃别人嚼过的馍没味道’的求实作风”。

从黄土高坡到白山黑水,从茫茫林海到雪域高原,中国共产党用脚步丈量华夏大地,从实际出发谋划精准扶贫工作。

“守着焦裕禄精神50年,为啥没脱贫?”面对“兰考之问”,河南省军地各级领导深刻反思。“要以更加明确的目标、更加有力的举措、更加有效的行动,深入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项目安排和资金使用都要提高精准度,扶到点上、根上,让贫困群众真正得到实惠。”反复学习习主席系列重要指示,河南省军区找准问题症结。

他们把扶贫目标规划到年度、分解到乡村、具体到项目、定责到人头,以探求就里、求真务实的精神助力兰考精准脱贫。他们还注重发挥退役军人数量大、分布广、能力强的优势,动员创业成功典型担当致富带头人。在兰考县,城关乡古寨村退役军人古顺风,扶助20多名老兵“创客”,带领上千农民致富。

兰考县东坝头乡张庄村,是焦裕禄当年找到防治风沙良策并首先取得成功的地方,也是武警兰考中队近些年的结对帮扶点。

“家里一年产多少粮食?种的蔬菜够不够吃?”谈起习主席同张景枝老人交谈的场景,中队官兵感叹:“主席问得这么细,这么接地气,我们无比感动!”在习主席为民情怀的感染下,军地党员干部备受鼓舞,苦干实干,让张庄村面貌一新。

“为人民谋幸福离不开真心、真诚、真情。”走在部队修建的“幸福路”上,张庄村党支部书记申学风说,官兵们用实实在在的行动,帮村民过上了好日子。

敢教日月换新天,困难面前逞英雄

焦裕禄干部学院门口,一棵焦桐树格外引人注目。当年焦裕禄亲手栽下的“小麻秆”,如今已长成参天大树。

它是焦裕禄“在困难面前逞英雄”的见证。焦裕禄上任时,兰考县“三害”肆虐,组织上告诉他:“兰考有三最,第一最苦,第二最穷,第三最难。”焦裕禄说:“感谢党把我派到最困难的地方,越是最困难的地方越能锻炼人,请组织上放心,不改变兰考面貌,我决不离开那里。”

风雨百年路,奋斗铸辉煌。新中国的红色江山,是无数革命先辈一枪一弹、一城一池打下来的;社会主义的宏伟大厦,是党带领全国人民一锹一铲、一砖一瓦垒起来的。革命战争年代,鄂豫皖苏区人民有两百万人参军参战,一百万人英勇牺牲;鄂豫皖苏区首府所在地新县,当时不足10万人,就有5万5千人为革命献身。

每年,武警新县中队都会邀请老红军或革命烈士后代为青年官兵讲述红色故事。指导员邹海龙说:“革命前辈为人民利益埋头苦干的精神,需要我们在强军征程中继续发扬。”

百年奋斗不息,赤子之心不改。从建党的开天辟地,到新中国成立的改天换地,到改革开放的翻天覆地,再到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中国共产党始终保持奋斗精神,带领人民战胜无数艰难险阻,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人间奇迹。

习主席在兰考视察时指出,要特别学习弘扬焦裕禄同志“‘敢教日月换新天’、‘革命者要在困难面前逞英雄’的奋斗精神”。

武警兰考中队通过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进一步感悟责任使命,做到守一方驻地、护一方平安。一次,中队营区附近一材料厂发生爆炸,官兵闻险而动,迅速赶赴现场协助相关部门应急处置,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忠诚使命心中装,迎着那困难闯。”在焦裕禄同志塑像前,中队官兵喊出铮铮誓言。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展望,官兵们豪情满怀:“党领导人民军队靠奋斗打天下、靠奋斗得胜利,也必将靠奋斗赢得未来。”(记者 刘建伟 李伟欣 张毓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