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五四青年节到来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给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阿图什市哈拉峻乡谢依特小学戍边支教西部计划志愿者服务队全体队员回信,向全国广大青年致以节日祝贺并提出殷切期望。这一重要回信,犹如春风化雨,温暖滋润了广大青年的心田,也激发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团委各直属机构成员、研究生支教团成员以及西部计划志愿者们的热烈讨论和深刻思考。大家纷纷表示,一定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肩负起青年使命,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发光发热。
2024年西部计划志愿者 范文玉
(历史学院2024届硕士毕业生 )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给谢依特小学戍边支教西部计划志愿者服务队队员的回信,我的内心充满了激动与振奋。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是对我们志愿者的深切关怀与殷切期望,我们也是稳边固边、兴边富民的一分子,正在小小的岗位上发光发热!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我们自己也得到了历练和成长。在珲春支教的日子里,我遇到过基础薄弱但求知若渴的孩子,他们对知识的渴望激励着我用心备课,他们对家乡的热爱鞭策着我挖掘珲春历史,让我对“边疆”有了更深的感情,逐渐从“外人”转变为“本地人”。未来,我会以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为指引,不忘初心,坚定理想信念,利用好学科优势,将家国情怀厚植于学生心中;促进民族团结,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做在平时;挺膺担当,将青年昂扬的精神刻在学生心间。我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青春力量!
2024年西部计划志愿者 马瑛
(历史学院2024届硕士毕业生)
一封回信,掷地有声。几句嘱托,振奋人心。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给谢依特小学戍边支教西部计划志愿者服务队队员的回信,让我又不禁想起了西行列车出发的那一刻,想起了到岗位工作的第一天。选择到西部去,既是我理想的起点,更是我一生中最难忘的决定。
响应党的号召到西部边疆地区,在基层工作岗位上学习和成长,对于青年是一个难得且珍贵的机会。一个人的力量或许微不足道,但是青年志愿者团体的力量是巨大的。西部的广阔天地,既有山河锦绣,更见青春壮志,作为西部计划志愿者的一员,我感到无比自豪,未来重担在肩,必将继续努力,不负众望,用自己实际行动践行建设边疆的誓言。
第26届研究生支教团志愿者 刘力
(哲学院2024届本科毕业生)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给谢依特小学戍边支教西部计划志愿者服务队队员的回信,我的心中满是触动。
作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第26届研究生支教团的一名支教志愿者,我也在新疆进行支教服务。习近平总书记的话使我更加不会后悔当初的选择,信心倍增,也倍感党中央对我们的关怀。以后的日子里,我将继续践行青春使命,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磨砺自己、奉献祖国。
第26届研究生支教团志愿者 张诗笛
(马克思主义学院2024届本科毕业生)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给谢依特小学戍边支教西部计划志愿者服务队队员的回信,我的心中满是触动。
作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第26届研究生支教团的一名支教志愿者,我也在新疆进行支教服务。习近平总书记的话使我更加不会后悔当初的选择,信心倍增,也倍感党中央对我们的关怀。以后的日子里,我将继续践行青春使命,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磨砺自己、奉献祖国。
第26届研究生支教团志愿者 程意涵
(文学院2024届本科毕业生)
作为研究生支教团的一员,我反复研读了习近平总书记给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阿图什市哈拉峻乡谢依特小学戍边支教西部计划志愿者服务队全体队员回信。习近平总书记对支教队员们在边疆地区教育事业发展、民族团结进步以及兴边富民和稳边固边中所发挥的积极作用给予了充分肯定,这让我深感自豪,也让我更加坚定了自己支教选择的意义。“用一年不长的时间,做一件终生难忘的事”,这句支教口号在习近平总书记回信精神的映照下,显得愈发响亮。
“坚定理想信念,厚植家国情怀,练就过硬本领,发扬奋斗精神,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发光发热。”在日常教学工作中,面对孩子们求知若渴的眼神,我愈发深切地体会到自己所肩负的责任。每一个孩子都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我所传授的不仅是知识,更是在他们心中播撒希望与梦想的种子。
未来,我期待着与全国各地的青年志愿者们携手共进,持续关注并投身教育公益事业,为更多的孩子创造更好的教育条件,用我们的青春和热血书写新时代青年的使命担当,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第27届研究生支教团志愿者 曹志新
(社会与民族学院2021级本科生)
看完习近平总书记给谢依特小学戍边支教西部计划志愿者服务队队员的回信,更加坚定了我选择服务西部的决心,哪怕只有短短的一年时间,也让我对这段尚未开始的生活充满向往与憧憬。习近平总书记在信中强调“你们响应党的号召到西部边疆地区教书育人,在促进当地教育事业发展、促进民族团结进步、促进兴边富民和稳边固边中发挥了积极作用,自身也得到历练和成长。”短短一年,或许我能够带给当地的东西极其有限,但是,我收获的成长一定是超出想象。“有志社科请来此处,心系家国更入此门”,只有真正的走入田野、走进社会、贴近群众,我们才能更好的认识与理解这个社会的不同面向,希望在未来的服务期间,自己能够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坚定理想信念,厚植家国情怀,练就过硬本领,发扬奋斗精神,到祖国的西部播撒一份种子,让青春的汗水播撒在西部的土地上。
第27届研究生支教团志愿者 王巍霖
(应用经济学院2021级本科生)
读完习近平总书记的这封信,字里行间奔涌的家国情怀激荡着我奔赴西部支教的决心。当代青年正以独特方式诠释“强国有我”的誓言,在西部边疆的热土上书写新时代的青春答卷。
从帕米尔高原的“云端课堂”到独龙江畔的双语教学,当代青年用知识架起希望的桥梁。他们放下都市繁华,在沙漠绿洲培育科技幼苗,在雪域高原搭建气象观测站,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的经纬线。这不是简单的职业选择,而是新时代青年对"小我"与"大我"的深刻认知,是在祖国版图上重新定义人生价值的觉醒。他们用脚步丈量边疆的辽阔,用汗水浇灌教育的沃土,在艰难困苦中让青春拔节生长,印证了“奋斗的青春最美丽”的时代箴言。
从五四运动的觉醒呐喊到新时代的边疆坚守,中国青年始终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锋力量。当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向西而行,他们接续的不仅是奉献精神,更在编织着民族团结进步的时代经纬。这种选择,终将汇聚成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青春力量,让生命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绽放绚丽光华。
第27届研究生支教团志愿者 廖思妤
(新闻传播学院2021级本科生)
读完习近平总书记给谢依特小学戍边支教西部计划志愿者服务队队员的回信,我对扎根基层、奉献边疆的选择有了更深刻的认知与坚定的信念。即便前路可能充满挑战,这片广袤的土地仍让我满怀期待与热忱。“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发光发热”,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我们的深情召唤,也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无论是扎根基层,助力乡村振兴;还是投身科研,攻克技术难题;亦或是坚守岗位,服务人民群众,只要是祖国和人民需要的地方,就应该有我们青年的身影。我们要积极响应总书记的号召,主动到艰苦地区、基层一线去锻炼自己,在为人民服务的过程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在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上,我们新时代青年重任在肩、大有可为。我将牢记总书记的嘱托,以坚定的理想信念、深厚的家国情怀、过硬的本领和不懈的奋斗精神,努力成为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在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发光发热,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在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五四重要回信精神后,作为一名社科学子,我深刻感受到时代赋予青年“学术报国”的使命之重。扎根西部热土,既是对青年实践品格的锤炼,更是对社科人把学问做在祖国大地上的殷切召唤。同时,作为校团委青春媒体中心的一员,我深刻体会到青年传媒人“既要传递党的声音,凝聚青年共识,更要展现社科大学子服务边疆、扎根基层的赤诚情怀”的双重担当。我们当以习近平总书记五四重要回信精神为灯塔,既在书本中深耕学理,更在实践中探索中国现代化建设的“边疆答案”,让青春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浪潮同频共振!
学生艺术团 谢国梁
(政府管理学院2024级硕士研究生)
习近平总书记给谢依特小学戍边支教西部计划志愿者服务队队员的回信字字千钧,饱含着对新时代青年的殷切期许,我学习后倍感振奋、备受鼓舞,不禁想起第一次朗诵“让青春之花绽放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时的热泪盈眶。多年来,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嘱托始终是一代代青年人勇毅前行的精神信标。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应把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转化为扎根基层的行动自觉,学习支教志愿者深入基层、甘于吃苦的崇高精神,把论文写在乡村振兴的田野间,把个人理想融入平凡岁月的汗水中,在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上展现社科学子的使命担当。
习近平总书记给谢依特小学戍边支教西部计划志愿者服务队队员的回信,如同一盏明灯,照亮了广大青年前行的道路,让我们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发光发热”,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我们的殷切期望。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应深刻领会其中的精神内涵,将个人理想与国家发展紧密结合。西部计划志愿者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担当与奉献,他们在边疆教育一线,不仅传授知识,更在孩子们心中播下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种子,为促进民族团结进步贡献力量。新时代青年要以他们为榜样,坚定理想信念,厚植家国情怀,练就过硬本领,发扬奋斗精神,在自己的领域里发光发热,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添砖加瓦,让青春在为祖国、为民族、为人民、为人类的不懈奋斗中绽放绚丽之花。
在五四青年节之际,习近平总书记给谢依特小学戍边支教西部计划志愿者服务队的回信,不仅是对青年志愿者的亲切勉励,更是对新时代中国青年扎根基层、奉献祖国的深情召唤。信中“用脚步丈量祖国边疆,用青春点亮孩子梦想”的嘱托,与“志存高远、脚踏实地”的要求,为我们青年一代指明了奋斗方向。
“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回望百年,五四先驱们以马克思主义为信仰火炬,照亮民族救亡之路;今天,乡村振兴等新赛道同样需要青年筑牢理想信念。
作为哲学专业学生和广播台成员,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在攀登知识高峰中追求卓越”的嘱托让我深受鼓舞。在专业学习中,我深刻体会到马克思主义哲学“改变世界”的实践品格,这与“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的要求不谋而合。作为校园媒体工作者,我始终牢记“举旗帜、聚民心”的使命,通过广播平台传播有思想温度的五四精神。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既要夯实专业根基,更要在实践中锤炼本领,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
新时代的号角已经吹响,青春的力量正在汇聚。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团委各直属机构、研究生支教团和西部计划志愿者们将以谢依特小学戍边支教西部计划志愿者服务队为榜样,坚定理想信念,厚植家国情怀,练就过硬本领,发扬奋斗精神。大家决心在科技创新、乡村振兴、绿色发展、社会服务等一个个具体岗位上创造闪光的业绩,用青春和汗水书写无愧于时代的精彩篇章,为促进祖国的教育发展、民族团结和社会进步贡献智慧和力量。让我们携手共进,以实际行动践行“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铮铮誓言,让青春之花绽放在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
(来源:青春社科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