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学子学习热议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给谢依特小学戍边支教西部计划志愿者重要回信精神(一)

发布日期:2025-05-06 浏览量:

近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团委第一时间组织团员青年,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激励新时代青年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挺膺担当》和给谢依特小学戍边支教西部计划志愿者服务队队员重要回信精神。通过团干部带头领学,研究生支教团、西部计划志愿者集中研学,同学们深刻领会到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成长成才的关心厚爱。大家纷纷表示,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肩负起青年使命,自觉践行爱国精神,立志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发光发热、建功立业,以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和强国有我的责任担当,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青春力量。

西部计划志愿者 马晓霏

(2024届经济学院硕士毕业生)

习近平总书记给谢依特小学戍边支教西部计划志愿者服务队队员的回信,体现了党中央对青年一代的深切关怀和殷切期望,也展现了国家对志愿服务、教育扶贫和民族团结工作的高度重视。这封信不仅是对戍边支教志愿者的鼓励与肯定,更是对广大新时代中国青年的精神激励。

习近平总书记在信中勉励青年要坚定理想信念,这正是当代青年成长成才的根本方向。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生逢其时,也重任在肩。“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无论是西部边陲还是乡村基层,都是青年施展才华、服务社会的大舞台。青年要在实践中不断锤炼本领、增长才干。通过实际行动践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是当代青年应有的价值追求。

作为一名西部计划的志愿者,我深感使命光荣、责任重大。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让我更加坚定了服务人民、报效祖国的信念。我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岗位上尽职尽责,贡献青春力量。

研究生支教团志愿者 张智博

(2024级新闻传播学院硕士研究生)

在五四青年节这个充满朝气的日子里,习近平总书记给谢依特小学戍边支教西部计划志愿者服务队队员的回信,让我深刻感受到新时代青年肩负的责任与使命,对自己即将要开展的支教生活愈发憧憬和期待。

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不禁让我想到,早在一百多年前,李大钊先生在《青年与农村》一文中就曾这样讲:“都市上塞满了青年,却没有青年活动的道路。农村中很有青年活动的余地,并且有青年活动的需要,却不见有青年的踪影。到底是都市误了青年,还是青年自误?到底是青年辜负了农村,还是农村辜负了青年?只要我们青年自己去想”。这段话跨越百年的时空,与习近平总书记讲的 “希望广大青年坚定理想信念,厚植家国情怀,练就过硬本领,发扬奋斗精神,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发光发热,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青春力量” 形成了呼应,那就是只有将个人成长与国家需求紧密结合,才能实现真正的青春价值。这封回信是新时代青年的行动指南,我深刻认识到:教育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精神的传承;青春不仅是年华的绽放,更是责任的担当。愿我们都能像谢依特小学的志愿者一样,以奋斗为底色,在祖国边疆书写无悔的青春篇章。

校团委办公室 李添祎

(2023级马克思主义学院本科生)

五四精神薪火相传,习近平总书记在回信中强调:“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发光发热”。既是对广大中国青年的时代号召,也是对思政事业“铸魂育人”初心的深刻诠释。教育是民族复兴的基石,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学生,我们当以西部支教志愿者为榜样,将理论知识转化为服务基层的实践力量, 在边疆课堂中播撒家国情怀的种子。新时代青年既要“读万卷书”,深耕马克思主义理论沃土;更要“行万里路”,用真理之光照亮心灵,用信仰之力凝聚共识。

校团委组织部 陆佳

(2024级政府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

在五四青年节到来之际,作为校团委组织部的干事,我认真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给新疆戍边支教志愿者的回信精神,未来将认真履行岗位职责,聚焦“引领青年、服务青年、凝聚青年”目标,抓学习强信念,促思想引领提效;抓服务强担当,促实践育人提质。作为新时代团学骨干,我们将以回信精神为指引,以青春实干践行“强国有我”誓言, 团结带领全校青年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书写奋斗篇章!五四之际,致敬每一个追光向上的你!

校团委理论宣传部 李沣诺

(2023级新闻传播学院本科生)

认真阅读了习近平总书记给西部计划志愿服务队的回信后,我深受感动。从五四运动的爱国救亡洪流,到今天西部大地绽放的青春之花,百年时空流转,一代代青年始终与时代同频共振。最动人的故事永远生长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最真实的新闻永远书写在践行初心的道路上。 作为新闻学专业的学子,我们不仅要做时代的记录者,更要以躬身入局的姿态践行“四力”要求,到西部去、到乡村去、到基层去,为孩子们搭建起一座能够跨越认知壁垒、看见更大世界的桥梁。

校团委学术科创部 熊湘闽

(2024级文学院本科生)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习近平总书记的五四回信为新时代青年成长成才指明了方向,深深激励着我。作为校团委学术科创部的成员,我们在组织“挑战杯”等赛事中要彰显社科使命担当;要激励同学们将科研选题聚焦乡村振兴、社会治理等国家战略需求,将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要搭建跨学科交流平台,培育具有家国情怀的社科青年,在赛事中磨炼学科素养;要推动校外优秀平台与学生需求精准对接,让青年学子在交流中学习,在合作中成长。新时代呼唤新作为。习近平总书记在回信中指出 “希望广大青年坚定理想信念,厚植家国情怀,练就过硬本领,发扬奋斗精神。” 我定将以习近平总书记回信精神为指引,在往后的学生工作中厚植“强国有我”的赤子情怀,让青春在服务人民、奉献社会、书写社科篇章的征程中焕发绚丽光彩!

校团委社会实践部 韩钟毅

(2024级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给谢依特小学戍边支教志愿者的回信,我深受鼓舞。这封跨越千里的回信,是对志愿者们无私奉献的高度肯定,是对新时代中国青年使命担当的深刻诠释,更是对广大青年成长成才的殷切期望。作为一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业的博士研究生,同时作为校团委的一员,我深刻领悟到必须将理论知识融入社会实践、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 以支教志愿者为榜样,心怀“国之大者”,脚沾“泥土芬芳”,将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续写属于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青春之问”与“真理答卷”!

校团委志愿服务部 张新仪

(2023级政府管理学院本科生)

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情真意切、语重心长,不仅是对青年学子的殷切期望,更是对新时代青年投身实践、服务人民、奉献社会的有力号召。作为校团委志愿服务部的一员,我们更要深刻领会回信精神的丰富内涵,将其转化为推动志愿服务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

习近平总书记在回信中强调,新时代中国青年要“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 这为我们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志愿服务部将以此为指导,不断拓展志愿服务领域,在支教、社区服务、环境保护等方面组织青年学生积极参与。同时,加强志愿者队伍建设,提升服务能力,打造具有影响力的志愿服务品牌项目,营造人人参与志愿服务的良好氛围。

我们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立足本职岗位,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引导广大青年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将青春梦想根植于服务人民、奉献社会的实践中,以实际行动书写新时代的青春答卷,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青春力量。

校团委社团工作部 丁冠中

(2024级法学院本科生)

在五四青年节到来之际,我认真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信中内容令我深感振奋,更觉使命光荣。这是对志愿者们无私奉献精神的高度认可,更是对新青年担当使命的殷切期许。“实干是青春最响亮的誓言,行动是青年最有效的磨砺。”作为一名法学专业学生,我深刻认识到,新时代青年既要练就过硬本领,也要坚定理想信念,发扬奋斗精神。 我将以支教志愿者为榜样,关注基层法治需求,扎根基层、扎根边疆,把青春汗水挥洒在祖国大地上。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努力钻研专业知识,积极参与普法活动,用所学为法治中国建设添砖加瓦,践行“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誓言,让青春之花绽放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

博士生讲师团 李晓萌

(2024级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

服务队的青年们响应党的号召,奔赴边境线附近的小学,在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发光发热。他们克服环境艰苦、教学困难等诸多挑战,不仅提升了孩子们的成绩,更点亮了孩子们的心灵。作为博士生讲师团的一员,我心潮澎湃,深刻意识到知识传播与价值引领无边界。今后,我要以他们为榜样,坚定理想信念,厚植家国情怀,练就过硬本领,发扬奋斗精神,将理论深度与青春温度相结合,用青年话语把党的创新理论讲深、讲透、讲活、讲潮, 用青春奋斗故事和先进模范事迹感召青年,在理论传播与社会服务中践行使命担当,努力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青春力量。

青春脚步丈量山河壮阔

青春誓言镌刻发展征程

未来,社科大青年

将以谢依特小学戍边支教

西部计划志愿者服务队为榜样

在田野调查中锤炼真知灼见

赴改革深水区砥砺治学初心

在基层实践中增长才干

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发光发热

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

贡献新时代青年的热血与力量!

(来源:青春社科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