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第三届国别与区域研究论坛成功举行

发布日期:2024-12-27 浏览量:

12月21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外国语学院与国际政治经济学院共同举办的第三届国别与区域研究论坛在良乡校区成功举行。校党委书记崔唯航,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区域国别学学科评议组召集人翟崑,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区域国别学学科评议组成员、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工作秘书处主任罗林,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国际政治经济学院院长张宇燕出席论坛并致辞。校长助理展龙主持论坛开幕式。

崔唯航致辞

崔唯航 指出,新时代中国的区域国别学研究以习近平外交思想为根本遵循,以服务国家战略为根本导向,以推动中外文明交流互鉴、建设新型国际关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学科的时代使命。我校的区域国别学科整合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研究学部学术与政策研究力量,形成了卓越的人才队伍。学校将大力支持区域国别学学科建设,推动学科发展。

分论坛一

分论坛一会场

分论坛一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外国语学院执行院长高海龙主持,有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围绕“区域国别学理论构建及学科建设”主题展开深入的探讨。

张蕴岭发言

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问题专家、学部委员张蕴岭 认为区域国别学不仅是认识国际区域和国别的方法与理论,也是培养具有交叉学科专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的学科。

翟崑发言

翟崑 分享了北京大学的区域国别学学科建设经验,并指出,交叉学科门类下的跨学科培养需要有主学科支撑,要形成联合导师培养机制。

王镭发言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党委书记、副所长王镭 从学科建设背景出发强调,一方面要加强对国家本身的研究,另一方面要加强从区域的角度研究国家。

柴瑜发言

中国社会科学院拉丁美洲研究所所长柴瑜 从“全球南方的崛起推动理论创新”角度进行阐述。

伯江发言

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所长杨伯江 围绕“对区域国别学的认识”从四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张宇燕发言

张宇燕 从社会科学学科的基本要素出发,提出区域国别学学科建设应具备明确的研究对象和领域、专职的研究共同体、较为统一的研究纲领、稳定的生源与就业岗位以及专业期刊和评价体系。

分论坛二

分论坛二会场

分论坛二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国际政治经济学院执行院长王华主持,有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围绕“区域国别学的学科交叉与融合发展”这一主题展开深入的探讨。

罗林发言

罗林 围绕通过与人文社科、理工科等多领域的深度交融,研究的广度与深度正不断拓展进行了阐述。

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所长孙壮志 从在区域国别原理等基础课程的构建上进行了阐述。

倪峰发言

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所长倪峰 围绕区域国别学学科建设需立足两大核心路径进行了阐述。

翟东升发言

中国人民大学区域国别研究院院长翟东升 表示,加强区域国别学学科建设不仅是学术研究的深化,更是服务国家战略需求的关键支撑。

赵可金发言

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副院长赵可金 提出了“自上而下”的学科建设策略,即从博士培养入手,逐步延伸至硕士和本科教育。

结语

在分论坛讨论过程中,其他与会嘉宾也积极参加讨论,从学科建设、期刊发表等方面发表了看法。

与会专家合影

本次论坛开展跨机构、跨学科交流,为学者们搭建了共同探讨学科建设的交流平台,深化了对区域国别学研究的理论和实践认知,并在促进中国特色区域国别学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方面达成诸多共识。论坛的顺利举办,不仅为我校区域国别学学科建设提供了重要的经验和借鉴,更增进了区域国别学领域的对话互通和交流互鉴。

(来源:社科大外国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