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独创贡献、鲜明特色与实践方略

发布日期:2023-11-04 浏览量:

导读

习近平文化思想具有丰富的时代要义和思想内涵,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境界。本文从独创贡献、鲜明特色与实践方略三重维度诠释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理论内涵和时代特征。

党的十八大以来,作为意识形态和宣传思想顶层设计的重要会议,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每五年召开一次,过去分别于2013年8月和2018年8月召开。今年10月7日至8日召开的会议名称增加了“文化”二字,改为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这是党的二十大之后,首次召开包含“文化”关键词及其核心要义在内的宣传思想文化盛会。本次会议的重大成果是首次提出了习近平文化思想。文化,作为政治文明的导航灯、经济发展的助推器、社会和谐的黏合剂,总是深深熔铸在民族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习近平强调,“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是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1]。


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独创贡献

习近平文化思想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和时代意义。习近平文化思想是在长期的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中逐渐形成的思想体系和实践范式。习近平文化思想深刻地把握了人类文化发展的本质特征和普遍规律,深层地汲取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养分和精髓,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典范,富有时空穿透力和历史厚重感。

(一)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境界。 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首次提出,标志着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理论探索和规律性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历史高度。习近平文化思想既传承了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又自觉吸纳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境界,在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马克思主义文化观是一个开放的理论体系,始终与时俱进、不断发展。1919年“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不断向前发展。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实践中,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深入考察各个时期的世情国情党情,从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奋进,使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有机结合,一次次焕发出蓬勃生机,展现出独特魅力。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深入调研,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出发,深刻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机遇、新挑战,在治国理政的多维实践中,继承、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书写了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新篇章。

(二)总结了党领导文化建设的实践范式。 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强调,要“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2]。党的十八大后首次召开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是在10年前的8月,会上习近平清醒冷静地指出:“我们中国共产党人能不能在日益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下坚持住党的领导、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还需要我们一代一代共产党人继续作出回答。做好意识形态工作,做好宣传思想工作,要放到这个大背景下来认识。”这体现了习近平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深邃思考与高瞻远瞩。

方向明则思路清。党的十八大以来,文化自信、文化自觉和文化自强的中国声音响彻寰宇,我国意识形态领域形势发生全局性、全域性、根本性转变,宣传思想文化事业取得一系列成就。无论是从政治向度、经济考量、文化影响,还是全球治理等角度看,中华文化与文明的守正创新成效显著,硕果累累。文化搭台,各个领域“唱戏”,已经形成水乳交融的跨界融合模式。文化交流、文化传播、文化贸易不断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文化惠民工程深入实施,“净网”“清朗”行动持续推进,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得到高度重视,中国话语的“音量”稳步提升,北京冬奥会、成都大运会、杭州亚运会、上海进博会等建构的全球文化体育事件惊艳世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根植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习近平文化思想总结了党领导文化建设的实践经验,对一系列宣传思想文化发展的规律进行了全面阐释,是立场、观点与方法的有机统一。

(三)提供了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行动指南。 新时代新征程,一系列前所未有的辉煌成就和历史变革充分证明,中国已经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积累了丰富经验,夯实了中华文明的基石,提振了中国精神的力量。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铸就中华文明新辉煌的使命担当。[3]习近平文化思想对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进行了高度概括,即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提出了践行“七个着力”重大要求,抓住了文化建设的关键任务与时代作为,使我们在面对文化冲击的时候,有坚定的目标方向和足够的奋斗动能。举旗定向,选择正确的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文化观,在自主吸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础上,学习借鉴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辩证取舍,推陈出新,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思想体系和新时代文明航标,引领各行各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把建设中华民族的现代文明不断向前推进。

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鲜明特色

习近平文化思想蕴涵着深邃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4]彰显出党领导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政治定力、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立足时代的实践理性、总揽全局的系统思维、胸怀天下的全球视野、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这也是新时代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中国化的鲜明特征。

(一)全党动手的政治定力。 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们党的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取得了非常丰富的经验,新闻舆论工作斗争意识显著增强,文化产业实现跨界合作与融合发展,重大文化惠民工程相继开展,精心构建对外话语体系和传播体系,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的活力被广泛激发,中华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更加强大。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完全有信心为人类对更好社会制度的探索提供中国方案和中国经验。习近平文化思想把坚持党的领导作为最根本的政治要求,增强了各级领导干部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政治判断力、领悟力以及执行力,坚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

(二)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 习近平文化思想始终奉行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把人民作为开展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更加凸显,对精神文化生活有了更高期待。在世界文化大观园中展现中华文化风范,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这些都反映了习近平文化思想饱含亲民、爱民、为民的深厚情怀。

(三)立足时代的实践理性。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习近平文化思想特别注重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置于纷繁复杂的社会思潮中进行考察,坚持立足时代,从实际出发,与国情适应。习近平文化思想以我国现时代的社会存在为基础,他指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关键时期,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面临新形势新任务,必须要有新气象新作为”[5]。习近平文化思想立足时代,直面时代挑战,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了新时代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这个重大时代课题,具有重大现实指导意义,为开创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新局面注入了新的强大思想动力。

(四)总揽全局的系统思维。 习近平文化思想注重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系统观念来指导实践。习近平将系统观念的精髓概括为“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6]。习近平文化思想反映了全局思维、战略思维、超前思维的有机结合,对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总体谋划:在10年前党的十八大后首次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习近平强调“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2017年10月,“新的文化使命”这一重大命题被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2018年8月,在党的十八大后第二次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习近平强调“必须把统一思想、凝聚力量作为宣传思想工作的中心环节”;2021年7月,“两个结合”重大论断,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被正式提出;2022年10月,党的二十大要求“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2023年6月,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用“三个新高度”阐释了“第二个结合”的重大意义……这一系列总体谋划和精心布局体现了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丰富和发展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五)胸怀天下的全球视野。 面对“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的世纪之问,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站在人类前途命运的高度对我国基本国情和外交工作进行了深入思考,胸怀天下,放眼全球,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呼吁各国人民齐心协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包括利益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安全共同体、生态共同体、网络共同体等概念和倡议。习近平的政治智慧既继承了马克思关于“类主体”“类实践”“类解放”的理论,[7]又弘扬了中国睦邻外交的优良传统。作为21世纪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篇章,习近平文化思想不仅系统阐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提出一系列建设文化强国的新思想、新观点和新论断,而且以深邃的历史眼光和宽广的全球视野,深刻地把握人类文明发展趋势,为人类文明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

(六)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 与时俱进是习近平文化思想鲜明的理论品格,也是其具有强大理论优势和生机活力的奥妙所在。习近平文化思想,围绕“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怎样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这一重大命题,不断深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既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又在新时代文化建设宏伟实践中,不断回应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面临的新挑战。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把文化建设摆在治国理政的极端重要位置,围绕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党中央多次召开有关文艺工作、党的新闻舆论工作、文化传承发展、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等会议,习近平发表了一系列堪称经典的文化建设专题讲话、文章、批示,他所提出的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充分展示了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集中反映了我们党在文化建设领域的辉煌理论成就。

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实践方略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把文化建设摆在治国理政的突出位置,我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就,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篇,形成了习近平文化思想。习近平文化思想既有理论创新又有实践创新,明体达用、体用贯通,围绕“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作出战略部署。在新时代建设中华现代文明征程上,要坚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引,锚定“七个着力”重大要求,不断增强工作能力本领,提高工作质量效能。

(一)不断增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响力和感召力。 纵观人类文明史,任何一个民族现有的文化都不是凭空产生的,都有历史的传承和延续。在五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这也决定了我们中华民族走着一条不同于其他国家和民族的发展道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在新征程上,要按照时代的新进步新进展,补充、拓展、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增强其影响力和感召力。

(二)正确把握文化建设中的辩证关系。 习近平指出,“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不可分割的两个部分,都是硬任务”[8]。“文化的力量最终可以转化为物质的力量,文化的软实力最终可以转化为经济的硬实力。”[9]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是构成国家文化工作的一体两翼。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各有其属性与功能,二者承担着不同的发展使命和发展任务。[10]习近平文化思想以辩证思维统揽文化发展全局,重视文化的多样性发展,强调在马克思主义的“一元主导”下,坚持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相统一,坚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坚持加强领导和狠抓落实相统一。

(三)持续扩大文化融媒传播的主流声量。 伴随着信息社会的深入发展,在技术加持下,全媒体不断发展,展现出复杂的深层运算逻辑和强大的社会影响力,使得信息交融、民意汇聚、思想碰撞充分显现。宣传思想工作要把握大势,做到因事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新媒体新技术就是当下社会发展的“大势”。在新征程上,一方面,全媒体平台应自觉把习近平文化思想贯彻到融媒传播工作各方面全过程,有效传递党和国家的理论方针、反映社会大众的意愿诉求。另一方面,创新对外话语体系和传播体系,主动设置议题,找准国际交流的公约数,从丰富多彩的中国故事中寻找与国际沟通的“共同语言”,在文明交流互鉴中提升中国智慧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本文为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一体化战略视阈下媒体融合的现实困境与实现路径”(批准号:19BXW030)阶段性成果】

(漆亚林: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执行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创意传播研究中心主任;梁一帆: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博士研究生)

(来源:《青年记者》2023年第2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