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新质生产力问题的理论缺口与经济学的“异质性”分析视角
作者: 贺俊,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副总编辑。
摘要: 虽然有关新质生产力问题的经济学研究大量涌现,但总体上看,既有成果主要从微观组织和宏观制度的“一般性”特征出发抽象和凝练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经济学规律。本文认为,新质生产力的“强起来”时代背景和国家间竞争情境决定了“异质性”才是新质生产力问题最具现实相关性和理论挑战性,也是最可能催生重要学术成果的拓展方向。针对既有经济学的问题设定、概念框架和分析工具不能很好相容国家间直接竞争、强国、异质性等新质生产力问题独特规定性的现象,未来的新质生产力学术研究,应适当超越当前的“一般性”问题导向,直面新一轮科技革命中处于“生成”阶段的极端现象和问题,努力做出增量的理论拓展。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异质性 强国 国家间竞争
2.新质生产力助推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研究
作者: 郭朝先,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应用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产业组织研究室主任。
摘要: 生产力跃迁与工业革命同频共振,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驱动下,最新的生产力跃迁产生了新质生产力,即创新驱动的新型生产力。从历史来看,每一次生产力跃迁都推动了产业变革和产业体系形成,第四次工业革命浪潮下新质生产力兴起,必将对现代化产业体系产生极其重要的驱动作用。在中国式现代化情境下,中国现代化产业体系包括产业结构体系、产业组织体系、产业要素体系、产业功能体系和产业支撑体系。新质生产力通过技术赋能效应、组织重塑效应、要素提升效应、补链强链效应、筑基强基效应等不断夯实和优化产业结构体系、产业组织体系、产业要素体系、产业功能体系和产业支撑体系,不断促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完整性、先进性、安全性建设。为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必须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应以向“内”、向“实”、向“数”、向“绿”、向“前”为主攻方向。为此提出加强基础研究、优化企业营商环境、培养劳动者人才队伍、弘扬科学家精神和企业家精神、推进制度型对外开放等政策建议。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现代化产业体系 产业结构 产业组织 产业要素 产业功能 产业支撑
3.新质生产力的知识产权司法保障:理念、功能与机制
作者: 刘晓春,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法学院副教授、互联网法治研究中心主任。
摘要: 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对知识产权司法制度提出需求和挑战,需要开放和灵活的规则体系进行应对。知识产权司法过程需要秉持超越个案事实的理念,从纵向技术发展阶段、横向国际竞争态势两个层面,针对可能导致的产业影响进行审慎分析。知识产权司法在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方面承担多重功能,对于新型生产方式进行确认、对基础生产要素作出权益配置与协调、对新型权利义务关系与主体进行规范和评价,并推动形成新型知识生产机制。为实现上述功能,需要在实体规则分类评估适用、司法资源优化配置以及规则共识形成机制方面,应用并拓展创新的机制和方法,为新质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提供司法保障。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知识产权 司法保障
4.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财政力量
作者: 杨志勇,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应用经济学院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财政税收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财税理论、比较税制与中国经济改革。
摘要: 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是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准确把握新质生产力概念和新理念。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注意的主要问题包括:做到传统生产力和新质生产力的有机结合;处理好产学研关系;处理好市场与政府的关系;正确处理好短期和中长期的关系;立足各地不同的基础条件;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关键在科技创新。文章从企业科技创新、人才政策和教育发展三个方面分析了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财政力量。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科技创新 财政政策 财税改革 新型生产关系
5.新质生产力全域赋能:智能媒体高质量发展新路向
作者: 漆亚林,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执行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创意传播研究中心主任,主要研究方向:应用新闻学、传媒经济学。
摘要: “奇点临近”之际,人工智能技术的创新应用与迭代升级必将成为推动传媒业结构性改革和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促进智能媒体不断优化跃迁,进入信息传播的新赛道。文章在厘清智能媒体辞屏尺度的基础上,从知识涌现与溢出的角度考察智能媒体高质量发展的内在机理。智能媒体有两条基本型构路向:数智平台的知识创新与媒体化建设、主流媒体的智能化与平台化建设。发展基于科技创新与高质量运维的传媒新质生产力是智能媒体高质量发展的未来朝向。智能媒体的新质生产力以知识生产主体、生产资料、生产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为主要特征和发展逻辑,并在智能采集、智能生产、智能分发、智能经营、智能管理等应用场景中进行全域赋能。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智能媒体 基础架构 智能传播 未来展望
(来源:社科大科研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