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高度艺术提炼再现共和国的记忆

发布日期:2021-09-06 浏览量:

提要

油画《1959——大庆石油会战》与《上甘岭战役》是“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大型美术创作工程”入选作品,陈列展览于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王铁牛创作的这两幅作品,以精湛的艺术手法描绘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难忘的历史记忆。

《1959——大庆石油会战》

人物塑造呈现交响诗般的历史感

油画作品《1959——大庆石油会战》由油画家王铁牛创作,长6.8米、高3米。画面中呈现这样的景象:鲜红的旗帜在寒风中舞动,不远处蒸汽机车的车头喘着粗气,喷出朵朵白烟。在画面左侧,堆放着不断运来的油田建设物资,起重机轰鸣着,正举起高高的臂膀进行吊装作业,等待装运的巨大井架横卧在汽车上。小火车站的建筑旁有几棵伸向天际的老杨树,正是当年历史遗迹中的真实标配。

占据画面中心的是以王进喜为核心展开的一大群人,他们身背行囊及生产、生活用品,脚踏着冰雪覆盖的路面坚定前行。每一个人物的形象和面部表情、衣着服饰、物件,都经过作者认真考证和推敲,一切都围绕着如何还原历史原貌做文章。

几十年来,王铁牛在艺术创作方面一直关注大庆题材。1977年春,他创作的反映周恩来与大庆工人的油画入选当年全国美展。15年前,王铁牛再一次创作大庆题材作品。他全方位实地考察了大庆油田的开发创业历史,并深入到石油工人中间座谈,了解那些艰难岁月中的感人事迹,尽可能地收集创作所需的人物、环境、道具等形象和物品的资料。接到庆祝建党百年的创作任务后,王铁牛再一次走进大庆,画工人的肖像、参观铁人纪念馆、参观当年油田的历史遗迹。新的创作思路很快在他的脑海中形成,并逐渐成熟,迅速完成创作。巨大的画幅、宏大的场面,王铁牛认真设计每一个细节,让天、地、人、物统筹安排得当,和谐相融,准确地透视,真实又自然。重点解决了画面构图的形式美感,保持画面贯通顺畅的动感效果。

在创作绘制过程中,他吸纳了俄罗斯艺术大师苏里科夫、列宾作品的有益营养,呈现深沉、凝重、广阔的视野和宏大的气势。王铁牛按照构图艺术规律,把握好画面整体与局部,松紧、聚散、动静、虚实与色彩的多重关系,变化中求统一,统一中求变化。在一个大的共性英雄群体中,注意挖掘每一个人物的不同身份、不同背景和个性差异,并统一在坚定、有力、沉稳的情感倾向和基调中,使画面的总体视觉效果,达到一种交响诗般的历史感。

《上甘岭战役》

动势与场景相结合表现激烈战斗

谈到《上甘岭战役》,油画家王铁牛说:“抗美援朝战争中的黄继光、邱少云等烈士的形象和事迹伴我成长,催我奋进。我的个人从艺经历中也几次与这场战争邂逅,我参加过话剧《彭大将军》剧组排演绘景工作,主创完成反映抗美援朝战争的《清川江畔围歼战》全景画,并为此赴朝鲜考察,后来受南京军区之邀,我又创作(与王君瑞合作)《上甘岭·1952》历史画。所有这些都为我这一次创作《上甘岭战役》埋下伏笔。”

几十年来,表现上甘岭战役的绘画作品很多,王铁牛首先想到的是如何避开别人的老路,从新的视角出发,如何更好地总结以往的经验,在艺术创新上更上一层楼。《上甘岭战役》的规定尺寸是高3米,长度未做规定,而是由作者根据创作内容与构图需要选定合适的长度。王铁牛说:“我将画面定在了6.75米长,这更宜于展示宽阔场景。因为我既想展现志愿军战士的英雄形象,又想展现波澜壮阔的战争场景,两者兼顾其实是创作历史画的大忌,画不好就二者皆失。我力图较全面地展示战役级的战争图景,使人物与环境更理想地融为一个统一整体,力图解决好特写式的人物组合与整个战场的比例和透视关系。”

在构思创作及绘制过程中,王铁牛把握住了几点:一是,人物形象作为画面主体。根据不同的特定情景,去创作设计处于不同空间位置、不同状态中的每一个战士形象,不单单是脸部的刻画,战斗动势的肢体语言的设计更为重要,在画面中心,侧重设计了群体组合造型来强化视觉张力和视觉冲击力,达到了在整体效果中画龙点睛的作用。二是,对志愿军战士的衣着、装备和武器参照史料进行考证,力求符合历史真实。战术动作标准专业,符合军事常识。王铁牛是军人出身,画面中主要人物的战术动作都是他亲自做模特。人物形象设计是整个创作的重中之重,在极其严酷的战争环境下,志愿军战士们勇敢向前、不畏牺牲的英雄主义精神如何刻画到位,始终是他努力追求的。三是,画面中对典型化的理解。如上甘岭的山形地貌通过史料认知,同时凭借各种形象素材、经验积累,调动艺术想象力去创作一种接近真实战场的视觉效果。

从战役视角表现这场战争,考虑到上甘岭战役主要是阵地争夺战、坑道战,所以围绕这一特点,作者构思了以志愿军战士前仆后继、坚守阵地为主要情节的画面,设计了壕沟沿山坡蜿蜒极远的多层次布局,充分利用光影和明暗对比,充分利用烟火去渲染气氛,调度处理画面中虚实藏露,用艺术表现手段去丰富画面视觉效果,努力营造出宏大悲壮的战争场景。

《上甘岭战役》的创作,在民族历史永恒的记忆中增添了美术浓墨重彩的一笔。(本报记者 凌 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