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老庄连:抗战烽火中的英雄连队

发布日期:2021-09-09 浏览量:

原标题:刘老庄连:抗战烽火中的英雄连队

“在党最需要的时候,我将把自己的生命献给党和人民,决不给我们党丢脸,决不给中华民族丢脸!”这句话,出自抗日战争时期,新四军第三师七旅十九团四连连部通信员的火线入党申请书。这个英雄连队的82名官兵,在1943年的淮北刘老庄战斗中全部壮烈殉国。战后,第7旅重新组建第4连,并命名该连为“刘老庄连”。

刘老庄连是一支战功卓著的老红军连队:北伐战争时期,该连是叶挺独立团的一部分;土地革命战争时期,该连成为红四军主力的一部分;抗日战争时期,该连是八路军第一一五师三四三旅六八五团一营一部,参加过平型关战斗,其后转隶新四军三师七旅十九团。连长白思才,16岁加入红军,参加了长征,全国抗战初期参加了平型关战役,是一位英勇善战的指挥员。政治指导员李云鹏,青年学生出身,曾在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学习,是一位久经战火考验的政工干部。该连战士大多是全国性抗日战争爆发后参军的贫苦农民,政治素质好,在长期的对敌斗争中养成了顽强的战斗作风、坚定的战斗意志和熟练的战斗技能。

1943年春,侵华日军对江苏北部淮海抗日根据地进行大规模残酷“扫荡”。3月17日,日伪军1000余人分兵合围驻六塘河北岸的淮海区党政领导机关。我部奋勇阻击敌人,突围至老张集西北的刘老庄地区。18日晨,日伪军进行第三次合围。为掩护党政机关转移,新四军第三师七旅十九团四连在刘老庄一带奉命组织防御。全连82人凭借村前交通沟,英勇抗击日伪军攻击,掩护了主力部队和党政机关安全转移,全连却陷入日伪军重围。日伪军集中炮火对四连阵地进行毁灭性炮击,并以大队骑兵实施冲击。密集的炮弹呼啸着飞向连队,阵地几乎变成了火海。

然而,四连官兵在强敌面前,坚定沉着,不惧牺牲,浴血奋战。工事毁了,立即修复好;掩体塌了,马上用背包填上去;人员负伤了,包扎起来,继续战斗。大家只有一个信念:坚决拖住敌人,确保人民群众和党政机关安全转移。他们连续打退日伪军5次进攻,毙伤日伪军百余人,苦战至黄昏时,四连只剩下20多人。一整天的战斗,战士们没能吃上一口饭、喝上一口水,喉咙干得冒火,话都讲不出,全靠打手势。眼看最后的恶战就要来临,他们销毁机密文件,步枪上刺刀,准备与敌人展开肉搏。当敌人从四面八方向阵地蜂拥而来,战士们端起刺刀,与敌人展开搏斗。刺刀捅弯了,就用枪托砸;枪托砸碎了,就用小锹砍;小锹砍断了,就用双手掐;双手负伤了,就用牙齿咬……一场惨烈厮杀后,82名勇士全部壮烈牺牲。

朱德总司令在《八路军新四军的英雄主义》一文中对82位烈士作出了很高评价:“全连八十二人全部殉国的淮北刘老庄战斗……无一不是我军指战员的英雄主义的最高表现。”新四军代理军长陈毅在《新四军在华中》一文中指出:“烈士们殉国牺牲之忠勇精神,固可以垂式范而励来兹。”

四连战士经受了最严峻的考验,完成了组织上交给的掩护任务,用全连82人的生命和鲜血写下了最壮丽的篇章,彰显了我党领导的人民军队不怕牺牲、视死如归的革命精神。

(刘颖,作者单位: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